首页>业界> 正文

全球新资讯:剧迷专栏 | 音乐剧 "Hamilton"(《汉密尔顿》)剧评

2023-03-30 18:12:39 来源:哔哩哔哩

前言


(相关资料图)

“前两年最火爆的音乐剧,无疑非百老汇的原创音乐剧《汉密尔顿》莫属;乃至于我身边的年轻人,不是在催促我马上尽读这部音乐剧,就是在我耳边哼唱其中的音乐。于是,我好奇地走进了这部音乐剧所营造的那个“汉密尔顿世界”。

当年首观之下,并没有引起我多大的兴趣,更没有像“桑爷”的音乐剧那样让我浸淫其中,久久不能自拔。于是我便又有了后面的多次读片,试图从中找到那些年轻人喜欢这部戏的密码……直到最近,我接到“城上音乐剧艺术中心”的命稿,再次莅赏此剧,才将一些心得记录下来,供戏迷们责斥鉴进。”

意  义

“这个戏的意义在哪里?”这是在我们学艺之处就时刻问着自己的内心的问题。这个问题涉及到主创艺术家们在创作之初的想法,也涉及到如我等的观众观剧之后的感受;在这里,主创艺术家们的用意我们不便妄揣,只是做一些观众角度的试探罢了。

时代造就

来到新的世纪,全球各国都在一个新的发展时期,也都处于一个新的时间纪元之中;时间所带来的改变和思考,是人类所无法避免的,更是需要积极面对的。新的纪元、新的起点,使得人类重新考量自己的基础,更使得我们针对之前的生活有着重新的思考和衡量。亚历山大•汉密尔顿(1755年1月11日——1804年7月12日)不单单是一个国家的缔造者,更是一种新的政治秩序、经济秩序的缔造者,同时他更是一位卓越的新思想的建立者;可以说,他本身就是一个起点、就是一个基础,更带来了一种思考;对于我们是,对于美国就是更是了。亚历山大•汉密尔顿49年的简短一生,是传奇的一生,他出生的年代,正好是中国的最后一个朝代:清朝的乾隆二十年。那个年代,正是中国那位年轻皇帝意气风发的时代,满目疮痍的中国也正在接受着不断涌入的国外的新思潮、新技术。亚历山大•汉密尔顿在这个时代,出生于英属西印度群岛,是个“私生子”,也是一个奴隶劳工家庭的孩子,这些都奠定了他“解放”、“自由”、“独立”等等思想的根源。今天我们的生活多元化,这种生活态势,无论身在何地,都要面对。百老汇的艺术家们,同样在寻找着思想的源头、哲学的根本,恰恰在这个多变的时代中,这个作品诞生了。这是一种探寻,也是一种回归。

市场需求

艺术形式本就没有一定之规,面对今天的这个“亟需英雄”的时间和空间,观众们对于新戏、新人、新形势的需求就显得特别强烈和明确。音乐剧如同其他的艺术形式一样,有其内在的创作规律、排演规律和欣赏规律;但是随着时代的递进,这种规律对于今天的新观众来讲,是需要用时代最前沿的手法来验证和沟通的。故此,真正值得歌颂的“舞台英雄形象”,加上“新手段”、“新办法”,就成就了《汉密尔顿》音乐剧的演出成功。

新  意

很多人在看到这个戏的第一感受是“新”,我也在想,这个戏新在哪里呢?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略为简析,如有窥豹之得,也未可知。

舞台布景

大幕拉开,灯光亮起,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全景式主体固定的舞台布景。布景整体是百年前美国民居的样式,分有若干个门窗、跃层设计,以供表演上下场需求。舞台的中间部分是一个很大的转台,它几乎占据了表演区域的主要空间。

演出开始之初,舞台后区灯光亮起,顶光呈现黄色弱光,打在中间的区域;舞台中间的表演区域,只有简单的一束定点光;这样的灯光设计,既能使观众迅速了解到自己将要欣赏的剧目的时代背景,也同时能够聚焦到舞台中间的那一束定点光。基本上,主要人物的出场,都在那一束光中,这也同时强调和突出了主要人物的戏剧作用。这个布景从来没有更换过,也就是说没有过例如别的剧目那种“换景”的情况出现;虽然这也是一种老手法了,但是用得很恰当,给剧目营造出了一种历史定格、人物定格的感觉。

音乐结构

这一点,恐怕是本剧最大的特色之一了。音乐剧的音乐是剧目的特色,也是剧目本身,更是剧目的灵魂。往往我们听到的音乐剧音乐,还是以传统作曲方式方法为主的,但是《汉密尔顿》的音乐,采取了以“Hip Pop”和“R&B”为主的创作形式。R&B,即Rhythm and Blues,中文译作“节奏蓝调”或“节奏布鲁斯”。其出现在40年代的美国黑人区,而作为真正的音乐术语是由美国告示牌杂志(Billboard)于1940年代末所提出;它衍生了多种不同的音乐类型,如我们熟悉的Rock'n'Roll,Disco和Hip Pop,都可算是由R&B发展而成。可以说,R&B从其诞生的那一天开始,直到现在,也不是音乐创作的主体形式之一,只是作为元素进行过借鉴或是拆分。像《汉密尔顿》这样,整部剧目运用这样的音乐元素、音乐结构,在我的剧目辞典中,还是为数不多的尝试,也是最为成功的尝试,这一点很希望广大观众给予我补充。R&B的音乐灵魂中,有一种本能的对于更广阔创作空间的向往,也蕴含着一种对于打破束缚框架的力量;为此,年轻一代的音乐爱好者们,还是很推崇这样的音乐形式。从这一点来分析,历史上的“亚历山大•汉密尔顿”就是一种制度的打破者,当然也是一种制度的建立者;他的灵魂之中似乎冥冥之间就与R&B的精神有着一种契合。而这部音乐剧的受众也大都是今天的美国年轻人,这批年轻人渴望更多元、更多样的生活,便与R&B也有了一种精神的契合。如此,几重看似巧合的精神契合,就成为了这部剧目成功的决定性因素。我觉得音乐形式并不是决定因素,音乐的内涵才是最为核心的部分。我们不要纠结于艺术家采取了什么样的形式去进行创作,只要形式是依托于内容自然而然发生的,这种形式就是成功的。形式上,没有什么是不能打破的“死规矩”;我们的京剧也有了交响乐的尝试,我们的昆曲也走进了大剧场、我们的锅庄也跳进了欧洲的剧场……只要这样的内容需要这样的形式,那就是好的、就是对的。

舞蹈编排

这部戏的舞蹈更是一个非常亮眼的特色。其中舞蹈的元素非常多元,有现代舞、芭蕾舞等等,几乎囊括了导演托马斯·凯尔 Thomas Kail可以应用的所有舞种。舞蹈编导Andy Blankenbuehler是个才子,这一点从他的其他作品,如:《Bring It On》等就可以看出。他是个不拘一格的人,更是个具有完全专业素养的舞蹈编导。这个戏里,他根据剧本、音乐,进行了非常出色的舞蹈编排,而这,也是一种不拘风格、不拘样式的创作。这部戏的舞蹈真的是在“创作”,因为没有任何可以借鉴、抄袭的“先作”。反观我们身边的一些所谓的“创作”,很多地方存在着“拿来用用也无妨”、“兴许别人没见过”这样的侥幸心理。这样的心理,对与创作本身的创伤是巨大的,甚至于是深及其根本的。创作是艺术发展的根本,这一点毋容置疑;故此,《汉密尔顿》既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赏心悦目的演出,又给我们从业者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。

戏剧框架

这个戏从戏剧结构上来讲,并不像他的音乐和舞蹈那样流光溢彩,甚至于有一些像“流水账”。剧目自“独立战争”的后期开始,直到汉密尔顿因为决斗而去世,把他的爱情故事、政治故事一件接一件地陈述给观众,并没有刻意强调、渲染任何一件事情,甚至于这些事都没有发展成戏剧结构所必须的“事件”。这不禁使我想起了与这部音乐剧毫无关联的,一部中国传统文学名著:《水浒传》。《水浒传》里,自“张天师祈禳瘟疫 洪太尉误走妖魔”开始,至“宋公明神聚蓼儿洼 徽宗帝梦游梁山泊”,这一百二十回目,将一部悲壮的民间英雄画卷展现在了我们面前。书中,用了一个“天魁星、呼保义、及时雨宋江宋公明”的人物,将其他的一百多位英雄,以各自不同的机遇,汇聚在了梁山泊;鲁迅先生曾经形容这像是“一条珍珠项链一般,用一条主线串起了所有的珍珠。”《汉密尔顿》这个戏似乎也有着这样的妙趣,之乎华盛顿、伊莉莎、阿伦伯尔、杰斐逊、乔治克林顿……这些戏中的历史人物,被汉密尔顿这条人物线串联了起来,描绘出了一个复杂、残酷的美国建国之初的历史画卷。正当我们思考、质疑这部戏的创作意义、戏剧结构的时候,演出进行到了最后,所有人的合唱中那句“是你将我留在了历史中”突然使我感动非常。这句唱词,似乎是主创、演员们对于汉密尔顿的致敬,也似乎是全美国人民对汉密尔顿之辈的先人致敬,但更像是所有活在今天的人们对于先人的致敬,总之这是致敬、是宣言、是态度。今天冷静下来思考,音乐剧的“剧情结构”必须要和其“音乐结构”是统一的,R&B本身就没有什么统一的音乐结构,那么面对这个戏,我们又何必用传统的戏剧观念来要求他的“戏剧结构”呢?

演员任务

按照戏剧现实主义手法来分析,演员上场是有最高任务的,但似乎《汉密尔顿》这个戏并不存在这样的问题。这里面有很多演员所扮演了一个、两个甚至更多的角色,而且有的角色上场仅仅几分钟的时间,好像只是过场戏,但又交代清楚了很重要的问题……比如国王角色的第一次上场,从戏剧结构上来讲,这次上场是对于剧情中“独立战争的残酷程度”进行反衬,角色独唱的歌词中也对于这一任务进行了很好的阐释。但是,对于演员来讲,这是非常大的挑战,因为可以说这是一段“没头没尾”的表演。国王的“人物小传”根本无从做起,“表演基础”也就无从设定,“最终任务”也就显得虚无缥缈……但是我们所见到演员站在那里,很精彩地完成了这段表演,不温不火、准确到位。这一点,我觉得是“音乐剧”这种表演艺术形式所特有的给予演员的“天赋”。这一点很像中国的戏曲,很多时候,演员的上场只是为了“戏剧结构进程”服务,比如京剧《长坂坡》里的“送死将”,他们的上场只是为了给“赵云”送马,从上场到下场,不过短短的一分钟时间。这样的表演理念我觉得是高级的、更是值得发扬下去的。戏剧本身首先是观众的普遍认可,然后才是所谓的文学性、艺术性、历史责任、社会责任……这种“普遍认可”并不低级,它来自于人类共同的观念认可、价值取向、道德取向,更是哲学、法学、社会学、艺术学……各个学科真正的来源。我想,今天很多所谓的“表演艺术家”们,应该重新审视“表演最高任务”这个理论了。

思  考

史与今的艺术责任

面对历史,我们总是有很多感慨;面对今天,我们又总是有很多不满;面对艺术创作,却又显得那么无所谓。这是一种失职、渎职,甚至是一种背叛,非死不足以谢。我之前有一个观点——表现古代生活,艺术形式最佳者为戏曲;表现今天生活,艺术形式最佳者为音乐剧。但是《汉密尔顿》的出现,给我带来了思考。亚历山大·汉密尔顿对于美国人民来说,足可以称得上是真正的“历史人物”了;对于这样的历史人物题材剧目,我们首先想到的一定是尊重历史、尊重人物,那么之后呢?能否大胆地用R&B、现代舞等等,那些看似轻浮的手段进行创作呢?至少我会十分慎重。相比之下,前几年忘记是哪个京剧院排演了一部京剧,是关于宋庆龄、宋美龄、宋蔼龄三姐妹的剧目。剧目主体形式当然是京剧,看似“传统”、觉似“厚重”,但实则空洞,根本谈不上“创作”;我们不是看不了“宋庆龄”先生唱“二黄”,而是看不了“宋庆龄”先生唱这样的“二黄”、用这样的方式唱“二黄”。我们不刻意对比,只是希望同行们、同仁们,能有更多的“创作”吧。

说教与陈述

我们总说“高台教化”,这是一个误区、一个误会。我想,能走进剧场来看表演的百姓们,可能都非蠢笨愚蒙之辈,更非稚混任性之流,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精彩的人生之路;再有,今天的人们普遍受教育程度比较高,远不似当初的识字便可师;而且,现在的媒介载体种类繁多,人们只要有个手机就能够满足基本的知识摄取、思想提升等等;依此而推,指望着我们站在舞台上实施教化的几率,便不是很高了。《汉密尔顿》是个代表,国内外很多的戏,现在都是这样的思路,只是在陈述、讲述一段历史、一些事实,表明自己的态度就够了,就足够了。对于一个剧目,我的态度首先是看其是否尊重艺术;我想,一个尊重艺术的剧目,一定是尊重人、尊重历史、尊重一切的。《汉密尔顿》是灿若繁星般的优秀剧目之一,在这里写这篇所谓的“剧评”,不过是一点小小的分析而已;对于我们这样的人,恐怕最好的剧评,就是创作一个优秀的剧目做“附和”,以飨观众。

欢迎热爱音乐剧的你向我们的专题栏目投稿,稿件一经采用,将赠送有效期两个月的 drop-in 舞蹈类体验课程一节(从发稿日起算)~ 稿件请投:media@uptownmusical.com

文案 / 刘序编辑 / Evelyn、Yoyo

关键词:

上一篇:

下一篇:

  • 资讯
  • 业界
  • 行情